首页 动物 A-Z
Animals A-Z >  洞螈
Image of 洞螈
洞螈

Proteus anguinus,或称洞螈,在欧洲洞穴的阴影水域中繁盛。具有幽灵般的皮肤和外鳃,这种失明的蝾螈通过嗅觉和振动感知其世界,体现了地下生活的神秘。其独特的适应性使其成为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的一个迷人主题。

15.0 - 20.0 g
重量
长度: 20 - 30 cm
尺寸
14 年
性成熟年龄
5 英里/小时
最高速度
减少
人口趋势
特征
Proteus anguinus,通常被称为洞螈或“人鱼”,是一种发现于中欧和东南欧迪纳里克阿尔卑斯石灰岩洞穴中的水生蝾螈。它因其细长的蛇形身体、白色皮肤、退化的眼睛和外鳃而闻名。洞螈失明并依赖其他感官来在其黑暗的洞穴环境中导航。
洞螈的分布范围
Proteus anguinus,通常被称为洞螈,原产于东南欧的迪纳里克阿尔卑斯地区。这包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部分地区,并可能延伸至黑山和塞尔维亚。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以石灰岩地质为特征的喀斯特地区,这为其栖息地提供了必要的洞穴系统。
洞螈的栖息地
环境条件
洞螈栖息于喀斯特地貌的一部分的水下洞穴系统。这些环境通常以低光条件、温度稳定(范围从5°C到15°C)和高湿度为特征。这些洞穴中的水通常是贫营养的,意味着营养水平低,并且清澈且具有稳定的pH平衡。
生态位
作为一种洞穴栖息的两栖动物,洞螈已经适应了有限的食物资源和无光的生活。它在洞穴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猎物,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昆虫和蜗牛。洞螈对其生态位高度适应,表现出如眼退化、色素丧失和身体延长以适应其水生环境的特征。它是地下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喀斯特栖息地的生态平衡作出贡献。